当前稳增长政策出台紧迫性增强,然而有关财政加码和央行降准降息的预期尚未兑现。我们通过梳理高层动态及会议、中央和地方稳增长及产业政策、跟踪金融监管、地产化债政策,把脉当下政策脉络和方向。我们认为,“十一”假期前后及11月初美国大选是观察国内稳经济政策出台的关键窗口;短期关注央行降准是否兑现及10月会会否增发国债。
稳增长政策加码预期暂未兑现。9月会并未提及上调赤字或增发特别国债;而人民银行在美联储降息后选择按兵不动。但政策发力紧迫感在增强。9月12日总对于全年增长目标表述从7月三中全会“坚定不移实现”调整为“努力完成”,基调更为现实。我们重点关注:一是延迟退休方案酝酿11年终落地。二是首次审议政府债务管理报告,70.77万亿政府债务未计入地方隐债。三是美财政部副部长尚博转达了耶伦口信,并表示美方愿与中方保持经济领域沟通。
稳增长聚焦“两新”落地,增量政策仍在储备酝酿,多部委重申将推出增量举措。中欧围绕对华电动车关税加征博弈,9月为关键时间点。美国对华新一轮301关税的细则落地。9月25日关税投票日临近,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密集访欧,从欧委会、西班牙和德国积极表态看似有转机。中国积极稳外资稳外贸,时隔十年再度重启外商独资医院,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清零”。
金融强监管:一是保险业新“国十条”出台,强监管防风险居于更重要位置,强调风险大、不具备持续经营能力的保险机构应依法进入破产清算程序。二是9月13日普华永道案尘埃落地星空体育下载,顶格罚没4.41亿,暂停执业6个月,撤销广州分所。证监会发行监管岗或会管干部离职入股禁止期延至10年。三是国常会要求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境内外上市。
楼市进入“金九银十”,存量房贷利率下调成为政策关注焦点。北京成为首个宣布将适时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的一线城市。重庆、海口、天津、太原等取消或放宽限购限售政策。地方化债追踪:财政部通报八起违规案例,债务倒查机制、特别国债存量债务置换和特殊再融资债重启是亮点。地方化债出现一些新变化,如争取中央超长期特别国债进行高成本债务置换是个新亮点。地方政府普遍反馈,正加大“砸锅卖铁”一次性筹措资金化解隐债的力度。特殊再融资债券时隔4个月后重启。
进入4季度,稳经济政策窗口已十分紧迫,亟待财政、货币加大政策力度,以提振经济增长,稳定市场信心。1)关注十一前的政策窗口,短期内央行降准落地的必要性在提升。市场对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的预期已十分充分,关注政策落地节奏是否提速。2)财政:关注10月会有关上调赤字或者增发特别国债决议。3)房地产:关注一线城市限购是否线)关注财税改革、全国统一大市场及延迟退休相关配套改革。关注鼓励生育等配套改革政策落地。
风险提示:1)逆周期稳增长政策落地不及预期。2)经济下行压力持续超预期;3)外部地缘冲突进一步升级。
刚刚过去的两周,政策加码预期暂时未能兑现。备受关注的9月全国会并未提及上调赤字或者增发特别国债的决议;而在美联储降息后,9月20日人民银行选择暂时按兵不动,7天逆回购利率和LPR报价维持不变,市场预期暂未兑现。
8月份经济数据显示,经济供给和需求两端有所降温,政策发力紧迫感仍在增强。9月12日,总在甘肃考察并座谈,指出“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这一表述与7月三中全会“坚定不移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比,基调更加务实。9月20日,国家发改委表示,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同时重申将“加强政策预研储备,适时推出一批操作性强、效果好、让群众和企业可感可及的增量政策举措”。
9月份高层动态与重大会议,聚焦全国会。一是9月会通过了《关于实施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自2013年写入十八届三中全会起,渐进式延迟退休研究酝酿11年后终落地,最终方案较为务实。据人力资源部部长王晓萍,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将突破4亿,占比超过30%。关注后续配套政策和相关衔接政策的出台实施。二是首次听取审议国务院政府债务管理情况报告,首次披露70.77万亿全国政府法定债务及56.7%的负债率,但地方隐性债务未计入法定债务口径。全国回应要探索研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府债务规模控制机制,形成对政府债务合理水平的稳定预期。三是从预算和国民经济执行报告看,稳增长的紧迫感有所增强。报告指出“一些新情况与老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加大了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难度”;而“财政运行和预算执行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中欧和中美的经贸会谈也是本期政策关注焦点。9月19日-20日,中美经济工作组举行第五次会议,美财政部副部长尚博转达了耶伦口信,表示美方愿与中方保持经济领域沟通。此前,耶伦曾公开表示,可能很快会见中国同行。中欧则围绕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案展开磋商。9月9日,来华访问的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表示,西班牙呼吁在世贸框架内进行对话寻求解决方案,避免贸易战。非欧盟成员国挪威首相斯特勒则表示:“挪威不会跟随欧盟对华进行单方面贸易制裁。”
事件:自2013年首次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算起,延迟退休酝酿长达11年后,终于落地。9月13日,全国会会议通过《关于实施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提出自明年1月1日起,同步启动延迟男、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用十五年时间,逐步将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60周岁延迟至63周岁,将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50周岁、55周岁分别延迟至55周岁、58周岁。这是职工法定退休年龄自上世纪50年代确定后,70多年来首次进行调整。
内容:9月1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办法》和四个附件,明确延迟退休的具体实施方案。9月13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主要任务有三个方面:一是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二是逐步提高最低缴费年限。三是实施弹性退休制度。具体内容如下:
为什么要在此时推出延迟退休改革?据王晓萍介绍,7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和人口结构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劳动者需求日趋多元,需要对法定退休年龄进行调整。主要有这样一些考虑:一是有助于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经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40岁左右,提高到目前的78.6岁。同时,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改革开放初期的8年,增加到目前的14年,参加工作的起始年龄普遍后移。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可以更好地释放人力资源红利。二是有助于增加劳动力有效供给。2023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2.97亿人,占总人口比重21.1%;65岁以上人口超过2.17亿人,占比15.4%,老龄化趋势明显。据预测,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将突破4亿,占比超过30%。与此同时,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从2012年起持续下降,年均减少300万人以上,未来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还将进一步降低。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能够减缓劳动年龄人口下降趋势,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三是有助于满足劳动者工作生活安排的多样化需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条件的不断改善,劳动者对退休时间的早晚有不同的诉求,希望有一些弹性、多一些选择,现行的退休年龄政策有必要相应作出调整。
设立5年缓冲期,从2030年起逐步提高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据人力资源部副部长李忠介绍,一是设立5年缓冲期。提高最低缴费年限从2030年开始实施。也就是说,在2025年到2029年期间退休的职工,最低缴费年限仍为15年。二是采取渐进的方式。对于2030年后退休的职工,最低缴费年限不是一下子就提高到20年,而是小步调整,每年提高6个月。
简评:我们认为,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单兵突进”,涉及养老金改革、就业市场、生育意愿、代际关系及养老服务等整个社会体系改革,需要一系列的配套和保障政策措施协调推进。关注后续配套政策落地情况。
内容:国务院总理李强强调,要统筹抓好改革实施前的工作准备和实施后的政策执行,同步推进延迟退休年龄和完善保障措施,推动重点任务稳步有序落地。要坚持按“自愿、弹性”原则执行好延迟退休政策,确保真实体现职工意愿。要抓紧制定完善配套政策举措,对需要与改革方案直接衔接的政策要尽可能早出台、早实施,对因法定退休年龄变化需要调整的政策要在充分评估后抓紧制定实施。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和工作力度,有效解决群众的现实关切。把扩大就业作为支撑改革推进的重要举措来抓,落实和完善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政策,保障好劳动者权益。切实强化养老保障和服务,落实好提高城乡居民和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政策,加大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调剂力度。增加就近就便的托育服务,降低生育养育教育负担。
事件:9月10日的全国会上,财政部长蓝佛安受国务院委托作《国务院关于2023年度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的报告》,这是我国建立健全政府债务管理情况报告制度后,全国会首次听取和审议国务院关于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的报告。
内容:《报告》披露了中国政府债务基本情况。截至2023年末,全国政府法定债务余额70.77万亿元,包括国债余额30.03万亿元、地方政府法定债务余额40.74万亿元。国债余额中,内债余额29.70万亿元,外债余额3346亿元。地方政府法定债务余额中,计入一般公共预算的一般债务余额15.87万亿元,计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的专项债务余额24.87万亿元。从政府债务风险水平看,按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初步核算数126.06万亿元计算,全国政府法定负债率(政府债务余额与GDP之比)为56.1%。
值得关注的是,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即地方债风险集中在各地城投平台举借的债务,未计入政府法定债务口径里。中央曾于2013年、2018年、2023年等多轮摸底统计政府隐性债务、融资平台经营性债务,规模远大于法定债务,但数据未公开。衡量政府债务水平的另一关键指标即债务率(政府债务余额与综合财力之比)此次也未公布。
《报告》强调完善地方政府债务全链条、全流程监管。督促地方政府严肃财经纪律、强化预算约束、划清政企权责,严禁地方政府通过国有企事业单位违规举债建设政府投资项目,严禁举债建设楼堂馆所、形象工程。持续保持高压监管态势,发挥部门协同监管合力,严格落实地方政府举债终身问责制和债务问题倒查机制,对新增隐性债务和不实化债等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责一起。
事件:9月14日,中国网公开了全国财经委和预工委的《关于2023年度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的监督调研报告》,这份报告是今年3月以来,对广东、江苏、贵州、云南等20个省份调研、广泛听取各方情况介绍和意见建议等基础上形成的,该报告指出当前政府债务管理和风险防范化解存在四大问题,并给出四点建议。
内容:四大问题:(一)局部地区存在风险隐患。近年来政府债务规模增长较快,有的地方债务规模较大、风险等级高,容易造成风险隐患。(二)政府债务预算管理有待加强。一些地方反映,能够实现融资收益平衡的专项债项目越来越少,专项债兼顾收益性、公益性、拉动投资等多方面的目标难度加大。全国政府债务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指标体系尚不完善。与负债管理相对应的资产管理制度尚未规范建立。(三)市场化约束机制不够健全。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中,项目信息披露不充分。一些金融机构融资审核管理不够严格。信用评级机构出具的信用评级结果没有体现各地财政经济债务状况的差异性。(四)法律约束和追责问责需加大力度。预算法对地方政府债务发行、使用和管理的规定比较原则,相关配套法规制度不够健全完善。不少地方贯彻实施预算法有关政府债务管理的规定不够严格,有的未按法律规定进行追责问责。有的地方监督作用尚未有效发挥。
事件:9月10日,十四届全国会第十一次会议,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向全国会报告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
内容:关于下一步财政重点工作,报告称,将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加强逆周期调节,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态势,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重点做好以下工作:提高财政政策效能;集中财力保障重点支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筑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扎实推进财政科学管理。
财长蓝佛安指出,1)支持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在财政补助、税费优惠、政府采购等方面对各类经营主体一视同仁、平等对待;2)围绕居民消费升级方向,落实和完善提振消费的财税政策;3)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不动摇,控一般、保重点。4)加强融资需求端和供给端管控,阻断新增隐性债务路径。建立全口径地方债务监测机制,加强跨部门数据信息共享应用,坚决遏制化债不实和新增隐性债务。5)加强源头管理,建立健全事前评估机制,将事前评估嵌入新出台或到期延续重大政策、项目决策程序,坚决防止超财力出台政策、新上项目。
事件:9月10日,十四届全国会第十一次会议,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相里斌作国务院关于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内容:相里斌指出,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运行出现分化,重点领域风险隐患仍然较多,新旧动能转换存在阵痛。下半年要做好十个方面的重点工作,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加快落地居于首位。要求及时推出一批条件成熟、可感可及的改革举措。比如推动出台并全面落实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建立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指引制度,推动加快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此外,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推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落实好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重申宏观政策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重点是宏观政策既要适度加力、又要更加精准,加强逆周期调节,加快全面落实已确定的政策举措,及早储备并适时推出一批增量政策举措。关于重点领域风险化解,发改委指出,重点是统筹好稳增长与化风险的关系,防范风险跨区域、跨市场、跨境传递共振,坚决防范因处置风险产生新的风险。
事件:经过4月、9月两次审议,9月13日,十四届全国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决定》。
内容:此次统计法修改,是在保持现行统计法制度框架基本不变的基础上,重点在统计监督、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统计信息共享等方面,对统计法做出补充修改和完善,新增加三条、修改21条。在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方面,此次统计法修改增加“将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纳入依法行政、依法履职责任范围”“加强对领导干部统计工作的考核管理”等内容,规定“不得明示、暗示下级单位及其人员或者统计调查对象填报虚假统计数据”“不得对依法履行职责或者拒绝、统计违法行为的单位和个人打击报复”。
事件:9月19日至20日,中美经济工作组在京举行第五次会议。9月20日,国务院副总理、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何立峰在京会见来华出席中美经济工作组第五次会议的美国财政部副部长尚博一行。
内容:尚博转达了中美经贸美方牵头人、美财长耶伦的口信,表示美方愿与中方保持经济领域沟通,发展健康的中美经济关系。此前,耶伦曾公开表示,她未来几个月在财政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包括可能与中国同行再次会晤。
中美经济工作组第五次会议由财政部副部长廖岷与美国副财长尚博共同主持,两国经济领域相关部门到会交流。中美双方遵照双方牵头人旧金山会谈和广州会谈达成的共识精神,就两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应对全球性挑战、双方关切等议题进行了坦诚、务实、建设性的沟通。中方就美对华加征关税、对华投资限制、涉俄制裁、打压和影响中方企业利益等表达了严正关切。双方同意继续保持沟通。
事件:国务院总理李强9月1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促进创业投资发展的有关举措,听取今年粮食生产形势和农业工作情况的汇报,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草案)》。
内容:会议指出,创业投资事关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要尽快疏通“募投管退”各环节存在的堵点卡点,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境内外上市,大力发展股权转让、并购市场,推广实物分配股票试点,鼓励社会资本设立市场化并购母基金或创业投资二级市场基金,促进创投行业良性循环。要推动国资出资成为更有担当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完善国有资金出资、考核、容错、退出相关政策措施。要夯实创业投资健康发展的制度基础,落实资本市场改革重点举措,健全资本市场功能,进一步激发创业投资市场活力。
内容:习总讲话指出,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提高立法质量,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事件:9月12日,习总在甘肃省兰州市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内容:要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深度参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坚决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主义。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政策举措。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完善交通、能源、水利等跨省区重大基础设施体系,加强与其他区域战略的对接,促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协调联动;座谈会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部署和各项重大举措,抓好三季度末和四季度经济工作,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简评:会议强调,“抓好三季度末和四季度经济工作,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这一表述与7月份三中全会以来的“坚定不移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略有差异(7月30日局会议、8月16 日国务院全体会议“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这一细微差异反映出高层对当前经济运行的现实把握。
9月16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刊发《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做好下半年工作对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十分重要。着重强调坚定不移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指出,经济运行面临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困难挑战和不确定性仍然不少……要采取针对性强的措施予以应对。
事件:9月9日,国家主席习在北京先后会见挪威首相斯特勒、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同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会见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次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会见挪威首相斯特勒。
内容: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与挪威首相斯特勒均对欧盟对华电动车加征关税表达了观点。在中国-西班牙论坛上,针对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桑切斯表示:“西班牙呼吁在世贸框架内进行对话寻求解决方案,要发展经贸关系,避免贸易战。”针对欧盟对华电动车加征关税,作为非欧盟成员国,挪威首相斯特勒表示,挪威不会跟随欧盟对华进行单方面贸易制裁。
内容:习主席表示,未来3年,中国政府愿提供3600亿元人民币额度的资金支持,包括提供2100亿元人民币信贷资金额度和800亿元人民币各类援助、推动中国企业对非投资不少于700亿元人民币。中方还将鼓励和支持非方在华发行“熊猫债”,为中非各领域务实合作提供强有力支持。
过去两周,从中央部委层面上,稳增长政策仍聚焦于既有存量政策的落地,增量政策仍在酝酿当中,财政和央行按兵不动,多部委发布会重申将着手推出一些增量政策举措。9月中欧和中美经贸博弈,政策主线日欧盟成员国将正式投票以确定会否对华电动车加征5年关税,中国高层邀请西班牙、挪威首相访华,商务部部长密集访问意大利、德国和欧盟总部。欧委会和中国同意加大努力,避免欧盟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加征进口关税,并可能重新审视早前被欧盟否决的最低价格协议。同时,中国出台一系列有力举措以提振外资信心,稳外资稳外贸。时隔十年后,再度重启外商独资医院,最新版的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清零”。
过去两周,国家发改委和人民银行多场新闻发布会重申将出台增量政策,但实际落地措施并不多。“两重”和“两新”仍然是政策焦点。金融监管总局鼓励金融租赁在内的非银行机构加大对“两新”的金融支持力度,适当降低汽车首付比例。9月13日,广电总局联合工信部、商务部,推动将酒店电视终端纳入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范围、纳入当地家电以旧换新实施方案。
内容:国家发改委将加快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见效,重点在五方面发力。一是加快推进重点改革任务落地;二是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三是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四是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五是加大保障改善民生力度。加强政策预研储备,适时推出一批操作性强、效果好、让群众和企业可感可及的增量政策举措。
事件:9月20日,央行公布的LPR报价数据显示,9月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报价分别保持在3.35%、3.85%不变。央行按兵不动。此前9月13日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就8月金融统计数据有关情况作了解读。
内容:央行在谈及下一步货币政策举措时表示,将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为经济回升向好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1)货币政策将更加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加大调控力度,加快已出台金融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着手推出一些增量政策举措,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2)把维护价格稳定、推动价格温和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更有针对性地满足合理消费融资需求。3)持续增强宏观政策协调配合,支持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好发力见效,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促进消费与投资并重,并更加注重消费,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升级,支持总供给和总需求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动态平衡。
简评:随着8月经济数据供需两端表现边际有所回落,宏观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的政策窗口再次打开。关注后续人民银行利率和汇率操作。
9月是贸易博弈的关键时间点,围绕针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中美和中欧博弈展开。延宕两个月后,9月13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公布了更新版的对华新一轮301关税的细则,对华关税加征细则终于落地,其中自9月27日起,电动汽车的关税税率提高到100%,电动汽车的锂离子电池关税税率提高到25%,而半导体关税将在2025年从25%提高至50%。欧盟对加征关税也箭在弦上,欧盟各国将于9月25日举行正式投票,以确定是否对在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加征为期五年的关税。最终投票日期临近,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展开访欧之旅,密集会见意大利、德国及欧盟,呼吁通过对话解决中欧经贸分歧。
9月19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欧盟总部,与欧委会执行兼贸易委员东布罗夫斯基斯会面,双方就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案进行全面、深入、建设性的磋商,并一致同意继续推动价格承诺协议谈判。欧盟委员会说,欧委会和中国同意加大努力,避免欧盟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加征进口关税,并可能重新审视早前被欧盟否决的最低价格协议。
中国商务部在官网介绍,双方明确表达了通过磋商解决分歧的意愿,一致同意继续推动价格承诺协议谈判,全力致力于通过友好对话磋商达成双方均能接受的解决方案。中方指欧委会在没有盟内产业申请的情况下发起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裁定不合规、不合理、不公正。“尽管中方对此无法认同不能接受,但始终秉持最大诚意,努力通过对话磋商妥善解决问题。中国业界在本案调查程序时限内提出价格承诺解决方案,并根据欧方关注进一步完善,充分展现了最大限度的灵活性与诚意。”
过去两周产业政策出台多项重磅制造业和服务业开放举措,根据2024年新版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清零,而时隔十年后,相关部门重启外商独资医院,医疗领域扩大开放成焦点。此外,网信办出台了AIGC标识办法征求意见,互联网应用程序分发平台在应用程序上架或上线审核时,应当核验服务提供者是否按要求提供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功能。
事件:9月8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发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自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
内容:根据新版负面清单,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实现“清零”。全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限制措施由31条减至29条,删除了“出版物印刷须由中方控股”,以及“禁止投资中药饮片的蒸、炒、炙、煅等炮制技术的应用及中成药保密处方产品的生产”2个条目。
事件:9月7日,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药监局三部门发布《关于在医疗领域开展扩大开放试点工作的通知》,拟允许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苏州、福州、广州、深圳和海南全岛设立外商独资医院(中医类除外,不含并购公立医院)。
内容:通知明确在医疗领域开展扩大开放试点工作,其中包括拟允许在多地设立外商独资医院。拟允许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苏州、福州、广州、深圳和海南全岛设立外商独资医院(中医类除外,不含并购公立医院)。2014年,原国家卫计委、商务部就曾下发通知,提出在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江苏省、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7个省市试点设立外资独资医院。但试点在2015年之后并未广泛落地开花,反而逐步收紧。
内容:在全岛封关运作前,对在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内注册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经认定的医疗机构、医学教育高等院校、医药类科研院所,进口本通知规定的药品、医疗器械,并按规定使用的,可免征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
内容:通知称,将在全国开展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选取不少于5个发展基础好、政策力度大、带动效应强的试点城市,以及不少于50个双向充放电V2G试点项目,2024年10月31日前汇总。在“先行先试”的原则下,《通知》明确,将全面推广新能源汽车有序充电,扩大双向充放电(V2G)项目规模,丰富车网互动应用场景,以城市为主体,完善规模化、可持续的车网互动政策机制。
事件:9月1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关于《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内容:征求意见要求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包括显式标识和隐式标识。显式标识是指在生成合成内容或者交互场景界面中添加的,以文字、声音、图形等方式呈现并可被用户明显感知到的标识;隐式标识是指采取技术措施在生成合成内容文件数据中添加的,不易被用户明显感知到的标识。提供网络信息内容传播平台服务的服务提供者应当采取措施,规范生成合成内容传播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分发平台在应用程序上架或上线审核时,应当核验服务提供者是否按要求提供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功能。
事件:9月10日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医疗保障局相关领导出席会议。
内容:1)6年来,谈判药品累计为群众减负超7000亿元;2)已有20个省份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3)截至去年底,全国九成以上统筹地区已开展DRG/DIP支付方式改革;4)跨省直接结算门诊慢特病从5种增加到10种。国家医保局计划在原有5种病种基础上再新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毒性肝炎、冠心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等5个病种。
地方政府稳增长抓手主要聚焦于“两新”与“两重”政策。山西、安徽、甘肃、天津、上海、陕西、深圳等省市纷纷推出地方版的设备更新以旧换新方案,补贴范围进一步扩大、补贴标准进一步提高以及补贴时间也适当提前。
金融监管跟踪:国常会聚焦创投支持政策 保险新“国十条”出台 普华永道处罚落地 约谈券商债券投顾业务
过去半个月金融强监管政策密集出炉。一是时隔十年后,保险业新“国十条”出台,强监管和防风险占据了一半篇幅。值得关注的新提法有二:研究完善与风险挂钩的保单兑付机制,要求加强久期和利率风险管理;对风险大、不具备持续经营能力的保险机构依法进入破产清算程序。二是9月13日财政部和证监会对普华永道处罚决定终于出炉,顶格罚没4.41亿,暂停执业6个月以及撤销广州分所。9月6日,证监会正式出台规定,发行监管岗位或会管干部离职人员入股禁止期延长至10年。三是债市监管行动,交易商协会约谈投顾业务规模较大的券商,要求严格隔离投顾和自营条线日国常会聚焦研究促进创业投资发展的有关举措。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境内外上市”“要推动国资出资成为更有担当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完善国有资金出资、考核、容错、退出相关政策措施”。
事件:9月13日,财政部、证监会各自公布对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下称“普华永道中天”)的行政处罚决定。
内容:两部门此次对普华永道罚没款合计4.41亿元。财政部还依据《注册会计师法》给予普华永道暂停经营业务六个月、撤销广州分所的“资格罚”。此外,财政部对汤振峰等11名注册会计师作出吊销注册会计师证书、警告或罚款等处罚。证监会表示,下一步将突出严监严管,持续加大对资本市场财务造假以及审计机构未勤勉尽责行为的查处和打击力度。
保险新“国十条”:定调强监管、防风险、促发展三大主线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新国十条”),明确保险业在接下来的10年将“以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年的两版“国十条”主要为促进保险业发展相比,“新国十条”将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放到了首位,并明确保险业从此前的“加快发展”变为“高质量发展”。对市场准入、股东高管责任、公司治理、资负联动、分级分类、消费者权益保护以及整治违法违规行为都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
新国十条将有力、有序、有效防范化解保险业风险置于重要位置。一是新国十条首次提出,规范保险产品设计和利益相关方权利义务,研究完善与风险挂钩的保单兑付机制。要求加强久期和利率风险管理。二是健全市场退出机制;对风险大、不具备持续经营能力的保险机构,收缴金融许可证,依法进入破产清算程序。这意味着保险业不能只进不退,要建立有进有退的良性循环。
内容:《离职人员监管规定》吸纳了2021年5月专门出台《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发行类第2号》的主要内容,并新增三方面规定:1)拉长离职人员入股禁止期。将发行监管岗位或会管干部离职人员入股禁止期延长至10年;发行监管岗位或会管干部以外的离职人员,处级及以上离职人员入股禁止期从3年延长至5年,处级以下离职人员从2年延长至4年;2)扩大对离职人员从严监管的范围。将从严审核的范围从离职人员本人扩大至其父母、配偶、子女及其配偶。3)提出更高核查要求。中介机构要对离职人员投资背景、资金来源、价格公平性、清理真实性等做充分核查,证监会对有关工作核查复核。
内容:问及下一步降准降息的空间和必要性时,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表示,降准降息等政策调整还需要观察经济走势。年初降准的政策效果还在持续显现,目前金融机构的平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大约为7%,还有一定的空间。在利率方面,今年以来,1年期和5年期以上市场报价利率分别累计下降了0.1和0.35个百分点,带动了平均利率持续下行。同时也要看到,受银行存款向资管产品分流的速度、银行净息差收窄的幅度等因素影响,存利率进一步下行还面临一定的约束。
被问到美国的降息预期是否会加快增量政策出台时,邹澜表示,中国的货币政策将继续坚持以我为主,优先支持国内经济发展。总量上,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支持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结构上,以金融“五篇大文章”、“两重”“两新”等重点领域作为重要工作抓手……更有针对性地满足合理消费融资需求。
事件:9月6日,为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涉刑案件管理,严厉打击金融犯罪星空体育登陆,金融监管总局修订发布金融机构涉刑案件管理办法》。
内容:办法对案件的定义、信息报送、机构处置、监管处置、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办法强化重大案件处置,紧盯关键事、关键人、关键行为,对金融机构各级负责人案件采取重点监管措施,对重大案件调查、追责问责、案情通报从严要求,切实提高违法违规成本。办法要求金融机构制定并有效执行案件管理制度,加强重点环节管理,以案为鉴开展警示教育,及时阻断犯罪链条和风险外溢。
事件:9月11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工作动态称,部分证券公司在开展服务于中小银行的投顾业务过程中,存在控制客户交易,将自营、投顾等业务混同运作,通过变相资金池在不同账户间调节收益以及利益输送等问题。
内容:协会约谈投顾业务规模较大的主要券商:加强债券市场规范,促进市场平稳运行,近日交易商协会约谈了投顾业务规模较大的主要证券公司,督促其严格隔离不同业务条线,规范投顾展业和服务方式,防范利益冲突和道德风险。要求证券公司对投顾业务进行全面认真自查,并在规定时间内向协会报告自查情况,提交全部投顾协议。对于自查未如实反映问题的证券公司,交易商协会将视情况采取进一步自律措施。据证券时报报道,目前常态化开展债券投资顾问业务的证券公司约20家,总规模约1万亿元,其中前5家规模占比80%以上。
事件:9月5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针对评级行业的典型违规情形专项提示,是为交易商协会下半年以来发布的第三期专项提示。
内容:继通报结构化发债和中介机构未勤勉尽职后,近期交易商协会的关注点转向评级行业。协会发布针对评级行业的典型违规情形专项提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未勤勉尽责开展尽职调查,评级依据信息不充分,尽职调查程序缺失或“粗放式”调查,未获悉受评对象真实情况,影响评级结果质量;评级作业不独立,利益冲突管控不到位;评级标准运用不规范,评级质量控制不足;信用评级报告披露不合规。
楼市“金九银十”,市场期待中央和地方能出台更多宽松支持政策。存量房贷利率如何下调成为政策关注焦点。北京成为首个宣布适时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的一线城市。地方层面,重庆、兰州、江苏、山西、海口等地进一步优化房地产政策。各地还加大了存量商品房的收储工作,支持国企收购未售出商品房用于保障性住房,如安徽合肥、河北沧州、山东泰安、等地相继发布相关征集公告。此外,多地还推出了支持“以旧换新”的补贴政策。
北京成为首个宣布适时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的一线日,北京宣布优化房地产政策,适时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进一步取消普宅和非普住宅标准后,意味着原先非普住宅的契税、增值税也有望进一步下调。
9月以来,多地进一步优化限购限售限购政策。重庆自9月1日起,取消了中心城区新购住房的限售政策。9月4日,海口市则优化了户籍购房政策,规定新落户海南省的人员可享受本地居民同等购房待遇。9月8日,天津则提出,北京、河北户籍居民及在该地就业人员在天津购买住房时,享受与天津市户籍居民同等的购房政策,并取消市内六区120平方米以上商品住房的资格核验。9月15日,山西推出楼市新政,太原取消限购。
各地支持国企开展收储工作。合肥和兰州推出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配售型或配租型保障性住房工作。地方持续推出支持住房 “以旧换新” 的政策,并给予购房补贴,比如南京出台政策,自2024年9月20日至22日期间,在南京金秋房展会上购买新建商品住房,且在2024年12月31日前完成新建商品住房买卖合同网签备案的购房人,在各区现行购房补助政策基础上,额外给予购房合同金额1%的补助。
9月19日,财政部将2023年财会监督专项行动查处的八起隐性债务问责典型案例进行通报,包括一些地方政府在多家城投之间腾挪资金化债、违规向国企借款、要求银行长期垫款,一些公办学校和医院违规借贷融资等。9月10日,全国预算工委和财经委发布关于2023年度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的监督调研报告,就进一步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和监督、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提出根据经济增长、资产负债、财力状况等因素,探索研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府债务规模控制机制,形成对政府债务合理水平的稳定预期。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也表示,下一步要严格落实地方政府举债终身问责制和债务问题倒查机制,对新增隐性债务和不实化债等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责一起。
9月份以来,从地方披露的化债方案看,出现一些新变化,地方政府在争取中央超长期特别国债进行高成本债务置换是个新亮点,如西安市鄠邑区争取中央超长期特别国债置换高成本、短期限债务,优化债务结构。
梳理地方政府上半年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地方普遍反馈,正加大“砸锅卖铁”一次性筹措资金化解隐债的力度,如成都市龙泉驿区上半年通过出让特许经营权收入统筹资金,化解23.51亿元隐性债务。不过,地方也反馈通过资产处置的难度越来越大,通过出售资产一次性收入占比较大,但土地出让收入持续负增长的背景下,按期完成化解地方政府债务任务非常艰巨。
值得关注的是特殊再融资债券时隔4个月后重启。贵州省财政厅公告拟于9月24日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45.2096亿元,募集资金为“偿还存量债务”,涉及债券包括再融资一般债券(十五期)、再融资专项债券(七期)。这是继今年5月天津发行特殊再融资债以来,时隔近4个月后的首笔特殊再融资债。
8月经济表现显示,供需两端下行压力加大,经济面临结构性、周期性和制度性多重压力,亟需推出一揽子刺激+改革的经济提振方案。
我们认为,进入4季度,稳经济的时间窗口已十分紧迫,亟待进一步加大财政和货币政策力度,以提振经济增长和稳定市场信心。我们认为,“十一”假期前后及11月初美国大选是观察国内稳经济政策出台的关键窗口;短期关注央行降准是否兑现及10月会会否增发国债。后续关注:
1.关注十一前的政策窗口,短期内央行降准落地的必要性在提升。9月18日美联储大幅降息50bps,这为国内货币政策进一步降准、降息打开调整空间。稳定可预期的货币政策是稳定、债市长端利率以及房地产市场的重要前提。此前,市场对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的预期已十分充分,关注政策落地节奏是否提速,存量房贷利率下调,既是稳定地产应对居民提前还贷预期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政策公平性的必然要求。
2.财政政策:10月全国会是财政政策窗口,我们关注会是否会审议有关上调赤字预算或者直接增发特别国债的决议。政策性金融工具是财政和货币政策协同发力的有效手段,关注下一步政策性金融、财政贴息和融资担保等政策工具推出。我们还关注有关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作资本金的领域、规模、比例的支持政策是否落地。
3.房地产政策:“金九银十”已至,关注一线城市限购政策是否进一步松动。关注中央和地方房地产收储进展,以及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等政策是否落地。
4.关注后续四大重点领域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推进新型城镇化及延迟退休相关配套改革。关注延迟退休相关的养老金全国统筹、鼓励生育等配套改革政策落地。财税改革方面,我们重点关注下一步如何推进消费税改革、合理配置地方税权、理顺税费关系等措施,健全地方税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