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中国制造,大家会想到电器,说到电器,大家会想到格力和美的,说到格力大家会想到董明珠,说到美的大家会想到方洪波,而很多人都知道方洪波的老板是美的创始人何享健,虽然众所周知董明珠是从销售一步步做到董事长的位置的,却甚少人知道格力的老板。
格力的前身是两个厂——冠雄塑胶与海利空调,都归属于珠海格力集团(当时的名字是珠海经济特区工业发展总公司)。而两厂合并星空体育app,源于朱江洪的能干。
这位公众并不熟悉、但深受资本家们追捧的「格力之父」,生于1945年。25岁从华南理工毕业后被分配到广西机械厂,一待12年,从普通工人升级到厂长,1988年(43岁)才回到家乡珠海。
因为在广西的出色业绩受特区领导看重,被委任到冠雄塑胶厂——就是上文提到的格力前身之一——当了厂长。当时的冠雄,纯粹是一个配件厂,没有自己的产品,企业的的经营完全依赖于别人,别人有饭吃时施舍你一口,没有就得挨饿。因此,企业很难有大的作为。
朱江洪走访了珠三角多个县市,发现当时有一种产品——塑料电风扇(简称鸿运扇)很畅销。这个产品除了电机、电容、电源线外,全是塑料件,很多乡镇、村办企业和个体户都在生产。
朱江洪和其他领导商量后,决定依靠自身优势,上马生产电风扇。有了电风扇这个完整的产品,就得有个名字。
因工厂地处珠海,有人提议叫海乐,英文名HERO(英雄)。但不曾想,已经被人抢注了,无奈只能作废。后来有人从英文字典里找到GLEE这个单词,读音格力,英文是高兴、快乐的意思。大家一听格力二字,感觉寓意很不错:格外有力、高尚的风格,永恒的魅力……
于是朱江洪找来笔墨,写了两三个格力字样。力字笔画少,他有意把那一撇加粗加长,使之与格字相衬,大家一看,反而觉得手写体比印刷体的刚劲有力,最终选了其中一个,一直沿用至现在。
而此时,37岁的董明珠已经南下闯荡,进入海利当了一年的普通业务员。1991年度,她与带她的资深销售一起,手握营业额300万,占公司当年销售总额的1/8。
1991年11月18日,冠雄塑胶厂和海利空调厂合并,主营空调业务,并改名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此名称一直沿用至今,这一天也成为格力电器的厂庆日,董明珠和朱江洪也就这样在格力相遇了。
九十年代初,中国迎来了空调发展的黄金时期,大大小小的空调企业有上百家星空体育平台。春兰、华宝双龙戏珠,如日中天;天鹅、宝石花、江南、胜风争相斗艳;海尔、美的、科龙、海信等后起之秀,攻城掠地;更有一批有实力、有技术、有品牌的国外厂商,开始在中国抢占市场。
在当时的业界,销售和技术的地位是不一样的。销售是大哥,技术是小弟。销售人员一年拿到的薪水比技术员最多时甚至高出几十倍。
朱江洪从技术员出身,深刻认识到这是对技术员的不平等待遇,而且技术才是一家企业保持长久生命力的源泉,是保证产品质量的根本,更使他坚定了以技术为核心、狠抓质量的发展理念。
于是,朱江洪决定大幅削减销售人员的薪资,这一决定立马在格力公司内部炸开了锅。格力销售人员集体哗变,大批骨干被竞争对手挖走,格力陷入困境。在这紧要关头,朱江洪将当时在安徽把销售干得风生水起的董明珠叫回总部担任经营部部长。
董明珠一上任,立即针对公司体制弊端,尤其是销售体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加强公司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完善销售渠道的正规化建立。这一点,正合朱江洪的心意,于是他给予董明珠大力支持。
对于董明珠的管理措施,虽然很多高管对提出反对,但朱江洪则一律给予绿灯通行,包括董明珠提出的 先款后货的原则,以及淡季返利和建立独立销售渠道营销策略,甚至格力和国美的大战,也给董明珠充分信任。
于是,朱江洪专心做技术,而董明珠则负责销售,并建立起了格力开创的区域销售公司模式,两个人配合起来天衣无缝,开疆拓土。十多年间,便将格力打造成为行业巨头。
自1995年起,格力连续11年空调产销量、销售收入、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前列。到了2005年,空调产销量就突破了1000万台,跃居全球第一。
在电器行业里,朱江洪与董明珠的组合被称为朱董配。朱江洪主抓生产和科研,强调工业精神和技术研发,心胸博大;董明珠擅长营销,主抓市场和财务,原则性强。格力的员工曾说,没有董明珠,就没有格力;没有朱江洪,就没有董明珠。
2012年5月,在格力24年零5个月的朱江洪从格力卸任董事长一职,格力电器至此进入董明珠时代。也是这一年,格力销售额首次突破了千亿。
但在朱江洪退休之后,董明珠的心思就不单单在家电上面了。2014年,格力明确战略目标:从一个专业生产空调的企业,发展成一个多元化的集团性企业。此后,格力推出了热水器、、电饭煲等产品。
2015年,格力推出手机,由董明珠自己当代言人,甚至董明珠还豪言三年之内干掉小米,结果还是靠空调赢了和雷军的赌约。
与此同时,格力与美的大打价格战,甚至喊出搏上一切,打垮美的的口号。因此,格力压了大量的货到经销商库存,最终导致2015年销售额大幅下降28%,而美的集团仅下滑2%。可谓是杀敌800自损1000。更糟糕的是,空调市场已趋近饱和,增长空间受到限制。
董明珠意识到,新能源汽车是她可以谋求的下一个千亿市场,也是格力多元化道路上更大的跨界布局。但由于步子迈得太大,2016年10月,董事会否决了她收购珠海银隆的决定,董明珠因此大发雷霆。
沉寂四十天后,董明珠仍一意孤行,宣布将以个人名义投资珠海银隆。她投入全部身家10亿元,还拉上王健林、刘强东等人一起入股,以总计30亿元拿下银隆22.39%的股份,坐上银隆第二大股东之位,如愿跨入造车行业。但现实很快给了她残酷的回击。
在董明珠的推动下,银隆在2017年一度启动上市进程,但危机也同时悄然逼近。当年,银隆曾承诺计划年产新能源汽车3万辆,最终仅完成了五分之一。
经过银隆事件后,2018年,董明珠再宣布大动作:投资500亿造芯片。而如今,经过造手机、造新能源车、造芯片等迷局后,董明珠的多元化战略,都没有为格力电器带来更理想的
而退休后的朱江洪,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表示,这几年,格力跟我没有任何联系,我不评价现在的格力人和事。同时朱江洪提到:如果自己没有退休,不会让格力造手机、造汽车。
在他「与格力24年」自传中,董明珠并没有出现几次,仅有的身影也是诸如「没有朱江洪就没有董明珠;但并不是没有董明珠就没有格力,格力是9万员工的格力」等语句。
曾经的朱董配已不能同日而语,但董明珠确实与朱江洪一样注重质量,实打实干做好产品,不管格力以后还会往什么方向走,两人一起荣辱与共的二十年都是格力的辉煌历史,如今已经60多岁的董明珠相信也很快会退休了,希望下一代格力人能够坚守他们的品质,做更好的格力。